查看原文
其他

东部常见灰色系鹟类辨识丨如何分辨这些萌萌的小灰鸟?

朱雷 鸟生 2020-02-12

它们,是“鹟”

秋季候鸟迁徙季到了,是时候出门观鸟了。

在秋季野外观鸟时,除了场面壮观而宏大的雁鸭、猛禽、鸻鹬迁徙过境群之外,您可曾注意到在一些不那么惹人注意的树林里,有一批又一批小而萌的雀鸟也在南迁。而在这些小型的迁徙林鸟中,总有那么几个瘦小的身影静静地站在树枝上,然后突然起飞,在半空中抓了个虫子,旋即又吧唧一下落回原地。

这类习性奇妙的小鸟,就是传说中的“鹟”(wēng)

鹟是一类小型雀形目鸟类的统称,分类上属于鸟纲雀形目鹟科(Muscicapidae),国内有38种。鹟类是比较严格的食虫鸟类,所以国内的这三十几种鹟大部分留居在南方,比如云南。

不过,仍然有不到十种鹟坚强地在华北或者东北繁殖,而冬天没虫子可吃的时候,它们才迁往南方越冬。迁徙季节中国东部能观察到的,就是这些鹟类。这几种东部地区的常见迁徙鹟类里面,有大约四五种都是羽色非常华丽且好认的,比如下面的白眉姬鹟和黄眉姬鹟。

白眉姬鹟雄鸟。朱雷摄,保留所有权利


黄眉姬鹟雄鸟。朱雷摄,保留所有权利


要是所有的鸟都这么漂亮且容易识别就好了。可惜并不是这样。

东部常见过境鹟类的另外几种就没这么华丽,雌雄鸟长得差不多,都是特别低调的灰褐色。更要命的是,它们的体型、大小和过境时间也差不多,而且都喜欢在林子里活动。这就造成了辨识上的困难,特别是对刚开始观鸟的朋友来说。

于是,作为鸟生主编,我就决定在这个迁徙季写一篇对鹟类辨识有点儿用的技术性推文。这篇辨识文章本打算覆盖东部地区所有的鹟类,后来我考虑到大家每天留给微信图文的阅读时间比较有限,在一篇文章上花20分钟阅读的概率实在不大,于是我决定只挑重点写。

鸟类辨识上的“重点”自然就是最难认的那部分,而彩色的姬鹟,仙鹟等等都不算难认。所以本文的主题是迁徙季东部最常见的4种灰褐色系鹟类的辨识

具体而言,就是如何在野外区分红喉姬鹟(Ficedula parva)、北灰鹟(Muscicapa dauurica)、乌鹟(Muscicapa sibirica)和灰纹鹟(Muscicapa griseisticta。另外,作为一篇高水准的辨识技术图文,自然也要包括以上4种鹟类幼鸟的辨识,毕竟有很多很多秋季过境的个体是当年出生的幼鸟。

红喉姬鹟(左上),北灰鹟(右上),乌鹟(左下),灰纹鹟(右下)。注意胸腹部深色花纹和晕染区域的存在与否及其形状是很重要的特征。朱雷摄,保留所有权利

这4种鹟乍一看都是灰褐色的,长得差不多,体长也差不多(13cm左右),而最明显的差异在胸腹部的深色花纹。根据这个特征,我们可以首先把它们简单粗暴地分成两组:胸部很干净没有花纹的(红喉姬鹟/北灰鹟),以及胸部有深色纹路的(乌鹟/灰纹鹟)。这里面有一个好消息:胸部是纯色的两种鹟,其幼鸟的胸部也是纯色的;而有花纹的两种,其幼鸟同样有花纹(只不过花纹形状有些许差异)。

红喉姬鹟

红喉姬鹟的辨识

红喉姬鹟是中国东部春秋迁徙季节最常见的过境候鸟之一。这个名字听上去像是彩色的,不过很遗憾,虽然这鸟确实有橙红色的喉,但是这个特征仅限繁殖羽雄鸟,而秋季的非繁殖羽雄鸟、雌鸟和幼鸟则长得和另外3种灰色的鹟差不多。

不过,分类上,红喉姬鹟属于姬鹟属(Ficedula),所以跟另外3种鹟属(Muscicapa)的灰褐色鹟类是不算特别近的亲戚。作为一种姬鹟,红喉姬鹟的尾羽外侧基部具有比较显著的白色区域(大多数姬鹟属鸟类都是这样的),飞行时就更为明显了。北灰鹟、乌鹟和灰纹鹟作为典型的鹟属鸟类,则并没有这个特征——它们的尾羽全部是黑褐色的。

红喉姬鹟的尾羽外侧基部是白色的。摄影:Yunus Mony,原图地址:goo.gl/5KEo2C,共享协议:CC BY 2.0

此外,红喉姬鹟的习性等也和北灰鹟、乌鹟和灰纹鹟等不太一样。虽然大家都喜欢在树林里活动,但是红喉姬鹟的活动高度(林地中层、下层和地面)明显比另外3种鹟低——北灰鹟、乌鹟和灰纹鹟是典型的树栖鹟类,几乎不下地,一般在林冠层和林地中层活动。

从体型上看,红喉姬鹟的站姿比较“平”,跗跖(就是鸟的“脚”或者叫“脚杆儿”,这地方经常被误认为是“腿”)比较长;而另外3种鹟的站姿则更接近直立,跗跖也都很短(作为严格的树栖鹟类,“短脚杆儿”似乎更容易把握平衡)。

对了,红喉姬鹟在静止时,喜欢把两翼下垂,同时尾羽上翘(姬鹟属的典型行为之一)。而北灰鹟、乌鹟和灰纹鹟等鹟属鸟类通常不会这样。

还是这张图,可以看出红喉姬鹟的站姿和其他3种鹟都不一样,注意其垂下的两翼和上翘的尾羽。其实另外这3种鹟偶尔也会把两翼下垂,但是尾巴不会翘得这么夸张。朱雷摄,保留所有权利

红喉姬鹟的幼鸟

红喉姬鹟的幼鸟和成鸟很像,不过头部和背部更偏褐色而非成鸟那种灰褐色;而且幼鸟的两翼各有一道浅色翼斑(由大覆羽浅色的端部组成),同时幼鸟的三级飞羽也有浅色的端斑,从侧面就能很明显地看出来,相比之下,成鸟的两翼大致是纯色的,并没有翼斑。

红喉姬鹟幼鸟,注意翅膀上有一道倾斜的浅色翼斑,以及三级飞羽端部不太清晰的浅色部分。摄影:Francesco Veronesi,原图地址:goo.gl/tSeBwE,共享协议:CC BY-SA 2.0


这是一只成年的红喉姬鹟(雌鸟),很明显已经没有翼斑了。朱雷摄,保留所有权利

特征总结

红喉姬鹟

喙(嘴):黑色;

眼先:褐色;

胸部:近白色,略沾淡黄色或淡灰褐色,无深色区域;

翼长:翼尖一般不到尾羽1/2处;

尾羽:黑褐色,外侧尾羽基部白。

北灰鹟

北灰鹟的辨识

北灰鹟是这3种鹟属鸟类里面唯一一种胸、腹部没有深色区域(纵纹、斑点、色块等)的鹟类,所以很容易和乌鹟以及灰纹鹟区分。北灰鹟还有个重要的特征:它的喙(嘴)比其他3种鹟宽且长,而且下喙基部是明显的黄色,在野外仰视时这个特征非常实用。

对了,北灰鹟大大的眼睛周围还有窄窄的白色眼圈,眼先(眼睛和嘴之间的区域)也是近白色的——北灰鹟的眼先颜色是4种鹟里最浅的,这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特征吧。

北灰鹟的飞羽长度和初级飞羽延长部分(翼尖)是本文3种鹟属鸟类里最短的,翼尖并不到尾羽1/2处。

这是北灰鹟,它有大而宽的喙(下喙基部一大半儿是黄色的),浅色的眼先和干净的胸、腹部,以及较短的翅膀。朱雷摄,保留所有权利


这只北灰鹟胸腹部的灰色比上面那只深一些,这属于个体差异。不过标志性的大黄嘴、浅色的眼先和较短的两翼还是很明显的。朱雷摄,保留所有权利


作为一种胸部、腹部都比较干净而没什么纹路的鹟,北灰鹟和红喉姬鹟有点儿像。不过鹟属的北灰鹟在体型、习性等方面都和姬鹟属的红喉姬鹟不太一样(红喉姬鹟典型的体型和习性见上文),仔细观察的话不难区分。另外刚才刚提过的喙的形态、颜色也可以在这时候用上。

北灰鹟的幼鸟

鹟的幼鸟一般都有翼斑(比如上面提到的红喉姬鹟),北灰鹟也不例外。北灰鹟幼鸟的两翼相当“花哨”:暗褐色的大覆羽、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都具有清晰的淡黄色外缘和白色端部,而成鸟翼上飞羽和大覆羽的边缘的端部则为浅褐色,虽然也能看出来和其他部分颜色不一样,但是并不像幼鸟那样“黑白分明”。

北灰鹟幼鸟有比成鸟更明显的白色眼圈和眼先区域,以及一道清晰的白色翼斑。本来北灰鹟的两翼就比乌鹟和灰纹鹟短,幼鸟还会更短一些,就像照片上这样。朱雷摄,保留所有权利


北灰鹟的成鸟两翼的飞羽和覆羽都没有幼鸟那样清晰的白色边缘了,取而代之的是不那么明显的淡褐色边缘,眼先的颜色也比幼鸟稍微深了一点儿。朱雷摄,保留所有权利

特征总结

北灰鹟

喙(嘴):较宽大,黑色为主,下喙基部黄色;

眼先:近白色;

胸部:灰白色,有的个体沾淡淡的灰褐色,无深色区域;

翼长:翼尖不及尾羽二分之一处;

尾羽:黑褐色,无白色区域。

乌鹟

乌鹟的辨识

乌鹟的羽色是4种鹟里最复杂多变的一种,有些个体像灰纹鹟,也有些个体像北灰鹟的幼鸟,它本身并没有什么清晰的、决定性的特征(比如北灰鹟的大黄嘴,或者红喉姬鹟的白色外侧尾羽这类的)。

乌鹟的喙比较短小,比北灰鹟的喙明显要小,不过和灰纹鹟区别不大。

但是乌鹟有一点特征和北灰鹟相似:很多乌鹟也有很窄的白色眼圈和浅色的眼先。不过大部分乌鹟个体的眼先还是比北灰鹟稍微深一点儿。

大部分乌鹟颈部两侧都有比较清晰的白色半领环,这是喉部的白色区域向颈侧的延伸,不少鸟类图鉴把这个作为重点。然而,很多乌鹟的幼鸟并不具备这个特征,而且,一些灰纹鹟甚至北灰鹟(幼鸟)也能观察到这个“半领环”。

根据我的经验,乌鹟辨识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胸部、腹部的深色纹路的形态。乌鹟最常见的一种胸腹部花纹样式是:在白色的“底色”上,胸部中央到上腹部区域是比较清晰的褐色粗纵纹;以这里为中心,纵纹向两侧变得更密集并且不那么清晰,直到胸侧和腹侧(两胁部)极其密集的纵纹连成一片而导致这里形成整片晕染状的褐色区域

一只典型的乌鹟,注意它的小黑嘴、褐色的眼先、颈部的半领环、胸部的褐色纵纹和胸侧及腹侧的褐色晕染区域。朱雷摄,保留所有权利

所以,这里的重点在于:乌鹟的胸腹部,既有褐色纵纹,也有看不出纵纹的褐色晕染区域。不过,刚才我提到了,乌鹟羽色变化很大,这里面主要有两大变数:

变数之一:乌鹟的部分个体和亚种,胸部中央区域的纵纹就已经比较模糊了,往两侧很快变成大面积的整片灰褐色晕染区域,乍一看就是胸部到腹侧左右各有一大片灰褐色,没啥纵纹,和喉部和下腹部的白色形成显著的对比。

忽略这张照片十分渣的画质,重点看特征,这是一只几乎看不到纵纹的乌鹟,乍一看就是胸腹左右侧各有一大团灰褐色的晕染区域。朱雷摄,保留所有权利

变数之二:乌鹟的少数个体,看不太到晕染区域,从胸部到腹侧(两胁)几乎都是清晰的褐色纵纹,特别像我下边要提到的灰纹鹟。这是最难认的一种情况。不过这类乌鹟的纵纹更粗且范围较大,直达两胁,而灰纹鹟的纵纹则一般仅限于胸部和上腹部,两胁则比较干净。此外乌鹟的两翼翼尖较短,大致达到尾羽的1/2处,而灰纹鹟的翼尖较长,通常超过尾羽的1/2处,有时甚至几乎和尾尖等长。

这只年轻的乌鹟并看不太到所谓晕染的区域,纵纹反倒是很清晰,是一只很像灰纹鹟的乌鹟。朱雷摄,保留所有权利

乌鹟的幼鸟

乌鹟幼鸟算是几种鹟宝宝里比较花哨的。虽然整体仍然是褐色的,但是头顶、背部到腰都有或疏或密的白色点斑,两翼的大覆羽有淡黄色端斑,形成一道翼斑,有的个体中覆羽端部也是浅色的,形成第二道翼斑。另外三级飞羽和内侧次级飞羽的外缘和端部也是淡黄色的,这一点和北灰鹟以及灰纹鹟有幼鸟差不多。

乌鹟幼鸟的胸部到腹部两侧密布深灰褐色的短横斑或鳞状斑,显得比较杂乱,和其他几种鹟的成鸟和幼鸟都不太一样。

乌鹟幼鸟,注意清晰的浅色翼斑以及胸、腹部杂乱的深色斑纹。朱雷摄,保留所有权利

特征总结

乌鹟

喙(嘴):黑色,下喙基部有时有一点儿黄;

眼先:浅褐色或近白色;

胸部:白色,具灰褐色纵纹,胸侧一般有灰色晕染区域;

翼长:翼尖接近尾羽二分之一处;

尾羽:黑褐色,无白色区域。

灰纹鹟

灰纹鹟的辨识

灰纹鹟是今天讨论的4种鹟里面胸腹部纹路最清晰的一种。

清晰,不是说灰纹鹟的纵纹有多长、多粗、多密集或者范围有多大,而是指这些深色的纵纹在白色的胸、腹部衬托下,界限分明,对比明显。胸部两侧以及腹部两侧(两胁)几乎没有乌鹟那种“晕染”现象:要么是清晰的纵纹,要么只有白色的底色。实际上这些纵纹的范围并不大,比乌鹟的深色区还略小——乌鹟的纵纹和深色晕染区域包括胸部、上腹部以及两胁;而灰纹鹟的纵纹主要集中在胸部,延伸到两胁的纵纹很少很少。

灰纹鹟还是4种鹟唯一一种深色眼先的鹟。

此外,灰纹鹟的翼尖是4种鹟里最长的,有些成鸟翼尖可达尾端,其他大多数个体翼尖也会略超过尾羽1/2的位置。

灰纹鹟,注意白色的胸、腹部及其上清晰的深褐色纵纹:并不粗,也没多长,范围也不大,但是足够清晰。沈岩摄,已授权

灰纹鹟的幼鸟

灰纹鹟的幼鸟和成鸟相似度很高,至少胸腹部的羽色特征(白底+清晰的纵纹)是一样的;而两翼上亦具有幼鸟的标志性特征——黑褐色的大覆羽和三级飞羽具有白色的外缘和端斑(对比成鸟:覆羽和飞羽为深褐色,端部则为淡褐色)。

此外,灰纹鹟幼鸟的眼先羽色比成鸟淡,两翼(特别是初级飞羽)的长度也比成鸟短一些。

灰纹鹟幼鸟背面,注意两翼上黑白分明的覆羽和三级飞羽边缘,以及深色的眼先(眼先上方是浅色的)。摄影:孫鋒林,原图地址:goo.gl/kGCNGK,共享协议:CC BY-SA 2.0


灰纹鹟幼鸟腹面,具有和成鸟相似的白色胸、腹部以及其上的清晰深色纵纹。摄影:孫鋒林,原图地址:goo.gl/FcfFbM,共享协议:CC BY-SA 2.0


灰纹鹟成鸟,两翼明显不那么花哨了。沈岩摄,已授权

特征总结

灰纹鹟

喙(嘴):黑色,下喙基部略具黄色;

眼先:深褐色;

胸部:白色,具清晰的灰褐色短纵纹;

翼长:翼尖超过尾羽二分之一处,有的个体翼尖可达尾端;

尾羽:黑褐色,无白色区域。

在这里推荐一篇非常好的英文文章,科学、系统地讨论了北灰鹟、乌鹟和灰纹鹟的辨识:Leader P J. Brown, Siberian and Grey-streaked Flycatchers: identification and ageing[J]. British Birds, 2010, 103(11): 658.

虽然本文只写了4种鸟,但是信息量并不小,只看一遍记不住咋办呢?赶快转发到朋友圈、收藏本文或者订阅我们的公众号吧!这样在野外即使忘了辨识要点,只要翻翻手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想了解关于秋季南迁候鸟其他类群的故事,请点击此链接:北京及华北地区秋季赏鸟攻略

图文:朱雷(红嘴蓝鹊)

编辑:【小母鸟】鹰之舞

鸣谢:感谢沈岩先生友情提供了灰纹鹟照片!

苹果手机赞赏通道

赞赏时欢迎在“留言”中留下您的名字哦!

您赞赏的每一元钱都会让我更开心地投入到鸟生的图文创作中!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鸟生)的图文若未加声明,皆为原创。其他公众号如需转载请联系主编。鸟生绝不使用未经授权的网络图片,图文中出现的所有图片或为主编红嘴蓝鹊或鹰之舞拍摄,或已经过照片作者本人授权,亦或为基于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允许转载的网络图片,以及开放版权的图片。相关的知识共享协议全文请点击“阅读原文”。


鸟生创作团队:朱雷(红嘴蓝鹊)& 鹰之舞。原创国内外关于鸟、自然旅行、自然保护的信息和科普故事。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可关注本公众号。

主编邮箱:leizhu4290@hotmail.com

主编微信:leizhu4290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